2021年12月1日晚,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在研究院大樓1A報告廳舉辦了第三期卓越講堂。本期講堂邀請我校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院長、博士生導師王遙教授作為主講嘉賓。講堂由研究院團委副書記馬騰豹主持,研究院全體2021級學生共同聆聽了本期講堂。
王遙教授聚焦“支持碳中和目标實現的綠色金融關鍵問題”這一主題,以“碳達峰與碳中和”的概念引入,從“雙碳”目标下的産業轉型與金融機構的機遇和挑戰、綠色金融的發展進程與工具創新、碳金融、轉型金融提出的意義、ESG如何助力碳中和這幾大角度進行了精彩分享。
她首先介紹了中國實行“雙碳”目标的背景。基于全球氣候變化态勢嚴峻,中國積極履行國際公約下的國家減排責任,提出了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的具體目标以及詳細全面的執行方案。“雙碳”的實行不僅意味着國家産業需要往碳減排和碳捕集的方向轉型,還意味着金融機構在注意防範“綠天鵝”等金融風險的同時,可以抓住機遇往綠色發展方向順勢布局。
随後,她通過闡釋我國的綠色金融“頂層設計”體系邏輯,進一步解讀了我國綠色金融發展的現狀以及創新工具的應用情況。她指出,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意義就在于引導資源往綠色産業方向流動,增強金融體系管理氣候變化相關的風險能力,以及為排碳進行合理的市場定價。她強調,要實現這樣的功能效果并支撐我國綠色金融體系的開展,需要完善金融标準體系、強化金融機構監管作用、完善激勵約束機制、豐富綠色産品和市場體系以及拓展綠色金融國際合作空間這五大支柱。其中,她就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保險、綠色基金這幾種熱門的創新工具的應用情況進行了詳細的介紹。
最後,她圍繞碳金融、轉型金融的提出以及ESG體系展開了探讨。在碳金融領域,碳排放權的商品屬性和金融屬性推動了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發展,促進了碳期貨等碳金融工具的産生,雖然目前的碳市場尚不成熟,但是碳交易機制确實是目前減排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最具可操作性的減排方式。另外,要實現“雙碳”目标,關鍵在于以高碳排放強度為典型特點的棕色資産有序的綠色轉型,這就推動了轉型金融的提出,即從主要支持綠色企業發展,到同時兼顧碳密集型行業企業的減排活動。而ESG評估體系也可作為衡量棕色資産低碳轉型的潛力和可持續運營能力的綜合指标,為金融機構提供有效的參考,助力實現“雙碳”目标。
講座内容結束後,王遙教授就學生提出的關于綠電與碳排放、個人如何參與布局碳金融、碳排放配額等方面的問題進行了詳細的解答。
一稿:文銥靈、張書書、信慧娴
二稿:黃羽辰
攝影:楊欽雲